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享……是多少老人心之所向的美好愿景。在济南市莱芜区寨里医养中心,这一切都得到了具象化:“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均衡营养的饮食,专业细心的医护团队,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院子里、房间里时不时传出的欢快歌声、掌声、笑声……没有黯然的沧桑感,处处满溢着蓬勃的生命力”。但,你能想象得到吗?这里曾是全区“垫底”的养老机构,从“垫底”到“标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是什么让这所名不见经传藏匿在偏远乡镇的养老机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视进养老院为“羞耻”,到争相入驻,老人为什么离不开这个“家”了?从全区倒数到标杆榜样300天,他们给67个老人“焕”了一个家时令已过冬至,和煦的阳光洒在寨里医养中心的院子里,中心的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或轻声细语地拉着家常,或围起一个圈圈丢沙包、或活力满满地跟着工作人员唱歌做手指操……谈笑声与歌声交织在这温暖的空气中,满是岁月静好的味道。 而在一年多前,这里是全区垫底的“养老院”,出了名的脏乱差,院子里杂草丛生、走廊里房间里灯光晦暗,地面污迹斑斑,气味难闻,毫无生气可言,很难将这样的场所与舒适的养老之地相联系。转机出现在今年1月9号,寨里中心卫生院院长张修雷、寨里医养中心主任李金勇、副主任刘峰及其新的管理团队和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他们带着改变的决心和对老人的关怀,开启了这场艰难而又意义非凡的变革。新团队到来后,第一件事便是对整个医养中心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大扫除。他们亲自动手,铲除杂草、清洁墙壁地面、老人睡的床、用的马桶都被擦拭光洁如新。与此同时,团队成员还为老人洗澡、给老人换上了新被褥新衣服……短短10个月的时间,医养中心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院子内,平整的步道、古朴的休闲凉亭相映成趣;老人们居住的房间宽敞明亮,空调、暖气、沙发、马桶等设施一应俱全;公共洗浴间内新增设了洗脸盆并铺上防滑垫,全方位确保老人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老人们营养均衡,中心还根据老人们的饮食特点和健康需求,精心搭配营养均衡的膳食,让老人们吃得开心、吃得健康。“现在养老院可是大变样了,就像自己的家一样。我们吃住看病方便也舒心,我们每天都会在院子里散散步,锻炼锻炼身体,坐在长椅上晒晒太阳,住在这里吃喝不愁,感觉很幸福很有尊严”。80岁的张和兴老人,是医养中心的“潮人”,他喜欢摄影还爱网购发微博,之前他经常在微博上吐槽养老院的各种问题,现在谈及“新家”,张和兴伸出了大拇指。从“居能安身”到“病有所医”“新家”里,他们有“靠山”更有“医靠”“刘主任,多亏了你们救了我……”在寨里医养中心入住的五保老人李海友看到副主任刘峰,赶忙跑过来向其道谢,“你可得听话呀,别再乱吃东西了,要不然可救不了你了……”刘峰向哄孩子一样叮嘱道。原来,李海友患有癫痫,就在几天前,癫痫症发作,情况很是危急,幸好抢救及时才避免了危险的发生,从那之后,原本内向爱吃零食不服管教不喜与别人交流的他,竟换了个人般,主动跟大家打招呼,也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了。在寨里医养中心,像李海友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自打医养中心“大变革”后,大家对这个“新家”很是满意,这里有他们的“靠山”,更有“医靠”,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在这里有满满的安全感。在医养中心一楼的康复理疗室,医护人员杨合福正忙着给老人做针灸、艾灸等中医理疗。“大病小病不出远门就能看,很方便,我们每个老人的身体情况,医生、护士、护理人员都挺清楚,在这里住得放心、安心”。刚刚做完理疗的陈永增笑着说。“我们医养中心可以为老人提供居住、医疗、康复、养生等服务,中心设有诊断室、药房、治疗室、观察室、康复理疗等科室。配套心电图、中低频治疗仪、电针仪、理疗仪等。医疗团队也很专业,有全科医师、康复理疗师、护士、药剂师组成,并开设中医特色诊疗服务,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艾灸、泥灸、耳穴耳针、中药熏蒸等。可以为老人提供日常的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康复治疗等服务”。寨里医养中心主任李金勇介绍。居能安身,病有所医,家门口的医养结合服务,既促进了基层医疗服务作用的发挥,又解决了家庭养老的痛点,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从“一张床”到“一个家”有生之年,他们从奢望“活着”到活出“幸福感”提起养老,传统的观念还是“给老人一张床”“让老人吃饱穿暖”,但在寨里医养中心,他们却在探索“给老人一个家”,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更体面,更快乐。在社会的固有印象中,养老或许常与暮气沉沉、暗淡无光相连,但在这里,你会发现老人的生活有着别样的色彩与活力。“小贾,来,咱一起给大家唱首歌吧……”午饭过后,阳光暖暖,中心的老人在惬意地晒着太阳,在刘峰的带动下,坐在轮椅上的“小贾”带头唱起了一曲曲红歌,从《东方红》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悠扬的歌声瞬间带动起现场的气氛,老人们伴随着歌声不约而同随着节奏拍起了手,应声合着……一派其乐融融的幸福画面。“小贾”本名贾秀莲,已近八十,因小脑萎缩,双腿不能行走,需要坐轮椅出行,老人很喜欢被夸赞年轻,“小贾”的称呼由此而来。“老人们很有意思,当你真正走进他们,你会发现他们的世界很简单,他们需要的是倾听、陪伴”。刘峰告诉记者,老人们经常会去找她“吐槽”,她及护理人员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耐心回答,就像对待自己的老人一般。“院长好啊,高洁善良,对我们好……”简单质朴的话语里,满含老人对新团队的感激。与此同时,为了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心还新建了温馨舒适的活动室,定期组织文化娱乐活动,还给老人们播放莱芜梆子、黄梅戏等老人喜闻乐见的节目,深受老人喜爱。从“一张床”到“一个家”,不论是居住环境还是科学营养的配餐亦或是专业的护理医疗服务,医养中心给足了老人们想要的体面生活。“在这里生活很幸福,什么都有,以前我都是盼着回村看看,在老家住一宿,现在当天去当天回,觉得这里才是家……”“看着我们生活的这么好,之前村里的老朋友还都想来……”这,是老人们常说的话。从“垫底”到“标杆”,寨里医养中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兄弟单位慕名前来参观学习,也为更多的养老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敬老在心,养老在行,医养结合,健康无忧。“在养老的路上,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让老人体面生活,幸福养老”。寨里医养中心主任李金勇说。“走在前,挑大梁”——山东医养结合典型案例征集活动面向全省医养结合领域相关单位、机构、企业等,活动参与者可将医养结合事业发展的创新举措、工作经验、人物故事、突破性成果等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并注明来稿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发送形式不限,线索、图文、视频均可,同时,为了确保作品质量,视频投稿推荐分辨率为1080P及以上,格式为mp4,码率不低于3M,确保画面清晰流畅。投稿截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联系方式为17853146253、18653131106。咨询康养中心请下载大众新闻客户端,进入健康频道健康山东云平台医养结合机构地图查询。(大众新闻记者 周欣怡 通讯员 李金勇 策划 李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